
什么是“美”?如何“審美”?10月20日下午,校黨委宣傳統(tǒng)戰(zhàn)部部長呂東春為全校教工詮釋了這個問題。作為學校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系列主題報告會的主講人之一,呂部長以“美與審美”為題,為全校教工上了一堂精彩的美學修養(yǎng)課。校領導張明文、王占清、李慶恒、蔣海春、李彥平、李愛華、范玉珍出席報告會。
呂部長在主題報告中,以詳實的史料、幽默的話語、精辟的分析從“美與審美”的內涵解讀、“美”的主要特征、“審美及審美標準的差異性”、“如何提高審美修養(yǎng)”等方面全面解讀了“美與審美”。她指出,“美”是社會實踐中事物與現(xiàn)象的真、善內容和宜人的感性形式的辯證統(tǒng)一。美不同于完美。不同的時代、不同的階級、不同的民族、不同的審美個體對美的審評存在差異。要想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,就必須努力加強自身的知識修養(yǎng),掌握一定的審美技巧,多參加審美實踐。只有在生活中不斷地加強審美修養(yǎng),才能真正領略美帶給我們的精神享受。
本次報告在使大家了解“美與審美”的同時,也給全校教工帶來了一次審美享受。黨委副書記王占清在總結講話中對此次報告予以好評。他指出,學校今后還將繼續(xù)開展此類專題活動,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學習能力、知識素質、工作本領。他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,做學習型黨員;樹立學習是個人進步和發(fā)展的需要,同時也是黨的事業(yè)進步和發(fā)展需要的理念,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;樹立工作學習化、學習工作化的理念,把學習融入到工作中,使學習和工作有機結合。 隨著我校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的深入開展,全校教職工將通過積極學習和扎實實踐,更好地塑造自我、完善自我,提高工作能力,激發(fā)工作熱情,高水平地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