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加強同學們對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理解,提高同學們的自身修養(yǎng),學生處自本月起舉辦“國學講堂”活動,通過系列國學講座,助推我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。 4月14日晚,首場國學講座在報告廳舉辦。副校長王立宏、黨委工作部部長呂東春、教務處處長魏彤光、學生處處長畢燁明、科研處處長武艷娟、校企合作辦主任王希安、團委書記王君子、財經(jīng)系書記趙玲、人文系主任王新、書記陶曉穎、學生處副處長趙宏和人文系、財經(jīng)系、農(nóng)牧系、師范部的部分同學一同聆聽了財經(jīng)系教師張燕主講的國學講座。講座由學生處處長畢燁明主持。 張燕老師結合PPT給同學們帶來了生動的國學入門課,張老師的講解很精彩,臺下的同學們也都積極地配合互動。張老師講“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”是國學的精髓,同時國學的涵蓋面很廣,內容可分為六藝、諸子百家、詩賦、兵書、術數(shù)、方技六個部分。當講到諸子百家中的縱橫家的代表是誰時,大家都沉默了,忽然從角落里傳來一聲“蘇秦、張儀”,這一回答在得到張老師肯定的時候,全場的同學們都為之沸騰了。接著這位農(nóng)牧系的同學解釋了“合縱連橫”,再次贏得了全場的喝彩。這也可見,國學不是一兩天就能理解的,是需要積少成多的過程。就在大家情緒高漲之際,張老師請臺下的同學背誦《將進酒》和演唱《水調歌頭》,人文系的兩位同學出色地完成了題目。隨后張老師講,“想成才,先成人”,學習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的思想,學習“上善若水”的水德。講座以習近平總書記寄語以及清華大學校訓落幕。 通過這次張燕老師的國學講座,同學們對國學有了初步認識,拉開了國學講座的帷幕。